【大成报记者杜忠聪/台南报导】原来壁画也要贴面膜!国定古迹大天后宫内现存有陈玉峰、丁清石、陈寿彝等艺师珍贵壁画,经庙方及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发现,因台湾特殊的海岛型气候及壁体建材等因素,使得墙体可溶性盐份不断释出,造成壁画粉化受损严重。经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的补助,庙方及文资处在保存壁画的前提下,著手启动损坏调查研究及脱盐作业。
盐害往往是造成传统灰壁画表面及壁体结构粉化、膨胀、剥离损坏的主因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壁癌”,等于古迹得了难以治疗的癌症。盐害的处理是一段漫长的过程,必须层层检验分析、研究试验,经过中子检测、水份计、红外线热影像的综合分析后,先针对壁画进行状况调查检测、损坏部分加固、清除表面油烟脏污及酥碱化部份等前置作业,接著选定损坏区域实施脱盐,将湿敷材及隔离材料敷于壁画破损处。湿敷材须于使用前,必须依照比例浸泡纯水24小时,将隔离材敷于壁画盐害处,待吸收可溶性盐及初步检验后,再送至实验室检验盐分浓度。在此过程中,每幅灰壁画都需反复进行多次脱盐程序,直至达到稳定程度,复杂工序可见一斑。
文资处表示,在庙方、中央与市府的齐心协力下,大天后宫灰壁画盐害状况将进行3年的“长照治疗”,期彻底解决灰壁画严重受损问题,并提供台湾其他灰壁画盐害案例的重要参考,发展出专属台湾灰壁画的保存修复方式。下次当您来到大天后宫看到灰壁画在“敷面膜”时可别惊讶,并请协助庙方小心呵护它们喔!


本文由: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提供